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全国综合 - 正文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谈教育改革
来源:光明日报 2010-7-5 【字体:小 大】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谈教育改革 年限应普及到12年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次《纲要》涉及了哪些民众关心的热点及难点问题?未来十年中国的教育又将会走向何方?针对这些问题,光明网邀请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做客《光明讲坛—教育观察》栏目,为广大网友解读我国教育改革的。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规划纲要第二战略课题组组长。

教育年限应先普及到12年

光明网:顾教授您好!我们知道您亲自参与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作为教育学领域的专家,您认为本次《纲要》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工作方针是二十个字,“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我认为这二十个字就是《纲要》的最大亮点。

光明网: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这二十字的方针。

顾明远:优先发展,是指对教育先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里面要优先发展,这是从国家角度来说的。育人为本,是指我们教育本质就是育人,就是首先培养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的培养。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两大重点。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转折点,要由数量的发展转为质量的提高,也只有提高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另外,敢于创新是能够实现上面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保证,要通过改革,通过创新来达到育人为本、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光明网:本次《纲要》最想解决什么问题?

顾明远:我们国家先后出台了三个《纲要》,一个是2006年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还有前不久的《人才资源规划纲要》,以及最近的《教育规划纲要》,这三个《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促进人才培养。

光明网:《纲要》中说“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发展两者结合起来”,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顾明远: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为社会发展服务,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为政治服务、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但是怎么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要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两者不是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只有人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当然,人的发展也是有条件的,如果这个社会不发展,人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光明网:应如何理解《纲要》及学习型社会的关系?

顾明远:在《纲要》里面讲到,学习型社会提倡全民阅读,叫做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是全民的学习。从形式上来讲,就是人人都在学习。我认为学习型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创新型社会,学习是为了个人发展,社会要发展更要学习;一个组织要发展,也要学习。我认为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就是以学习促社会的发展。

光明网:《纲要》提出要把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您认为人力资源强国应该怎么理解?

顾明远:人力资源强国主要是表现在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从普及来讲,国民素质要极大地提高,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就要延长学习的年限,我们现在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9.5年,与发达国家的14年受教育年限相比差得很远,所以我们要延长学习年限,比如说普及高中阶段、普及大学阶段,我认为至少应该先将教育年限普及到12年。从提高来讲,我们要培养一批拔尖的人才、杰出的人才、各方面具备大师级水平的人才。
不必担心校长推荐有私心

光明网:教育公平是目前大家很关注的问题,《纲要》当中在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学生入学难的问题,有什么样的具体举措?

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国家面积很大,不仅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也不均衡,所以要做到全国的均衡发展,这是很难的,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国家也做不到的。所以只能是相对的均衡。这就是《纲要》里面提到率先从县区一级均衡,县区内达到均衡后,再逐渐扩大到地区,以及再扩大到省一级,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发达了,西部地区的教育也会发达起来。

光明网:学生入学难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纲要》当中有没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

顾明远:目前已不能说是入学难了,现在学生都可以入学。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择校,这与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道理,因为均衡发展不仅仅是有学可上,而且大家要上好学校,这个问题解决还是要扩大优质资源,只要学校发展均衡,择校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光明网:《纲要》提出要进行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日前北京大学表示校长实名推荐制范围将扩大,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顾明远:我认为这样很好,北大有这种创新的精神。我们现行的是考试制度,大家都将高考(论坛)作为评价学生、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大家都在追求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推进素质教育,也很难真正培养人才,所以高考制度一定要改。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大家达成一致共识,目前的高考制度不能取消,因为高考制度是比较公平的一个方法;同时,大家也认识到高考制度必须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所以《纲要》里面提出,将来的考试制度要实行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分层考试,多重录取等方式进行。

所谓依法自主招生,就是大学有招生的自主权。北大的改革就是依照这个精神进行的。去年开始实名推荐的时候,舆论界有很多人反对,当然也有支持的声音,为什么?主要是诚信问题。我们国家的诚信制度现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大家担心校长有私心,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一共只有39所学校有推荐权,我们国家有一万多所高中,也不是说所有高中都有推荐权。我们应该相信这些名校的校长,他们还是有这种水平,也有这种社会责任感来推荐好的学生。所以我认为舆论界应该支持这种改革,如果说大家都不管,社会如何前进?社会各界不该对新生事物百般刁难,觉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舆论界更应该首先对创新体制表示支持,然后我们再来提出怎样改善。

绝大多数教师是合格的

光明网:您对教师培养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顾明远:改革开放以来,在教师教育培养上,我们国家历来是十分重视的。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的教师队伍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都是合格的教师,代课教师也逐渐在转变,由合格的变成正式教师,不合格的就淘汰了。针对教师队伍,我们还采取了很多培训措施,现在每五年要培训一次。《纲要》里面保障措施的第一项就是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的教师队伍仍在不断提高,今后还要提高,现在教师不仅可以考教育学硕士,中小学老师还可以考教育学博士。应当说,我国1200万教师队伍都是勤勤恳恳战斗在第一线的人才,他们也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光明网:想请您大胆畅想一下,《纲要》实行十年之后,中国教育界会出现样的前景?

顾明远:这就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了。《纲要》确实很好,但是能不能真正落实?我认为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国内各级政府都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我想10年以后我们的国民素质会极大的提高,我们会出现一批拔尖的人才,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在学科上能够起到引领作用的人才,这也必然促进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高赛整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录取查询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招生简章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